mobile48365365 > 组工动态 > 干部人事

在党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记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党委书记胡小坚
2018年07月03日 15:15  来源:中江网

  炎炎夏日,一拨又一拨参观团涌向位于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的锡东电厂,探寻全国第一个实现原址复工垃圾电厂的成功奥秘。让外来者们惊叹的,不仅是这座垃圾电厂无烟、无声、无味,如花园一般,还有老百姓生活中那股子平和与悠然。正是由于东港镇党委书记胡小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直面矛盾和困难,勇挑重担,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得以坚决贯彻到位。如今,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阿弟”。

  担当:“75后”勇啃“硬骨头”

  时光回到两年前,39岁的胡小坚受命调任东港镇党委书记。临行前,组织上找他谈话:“派你去啃硬骨头。”

  彼时的无锡,正面临一场日益迫近的环境危机—— “垃圾围城”。形势严峻,无锡市委、市政府经反复酝酿、慎重研究,决定继续定点东港,启动已停运5年的锡东电厂复工工作。

  这是一项事关无锡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百姓生态福祉的重大攻坚战!

  2016年10月7日,无锡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锡东电厂复工工作,明确要进一步提升项目技术水平、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并特别指出,必须取得绝大部分周边村民的认同,电厂才能复工。

  复工成功的关键是“群众参与,群众知晓,群众认同”。面对艰巨任务,胡小坚不退不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当年10月,他从镇村两级抽调350人成立工作组,制定了每日例会、全天值班、干预稳控、责任追究、服务保障等6项工作制度;11月初,他连续走访辖区骨干企业,召开说明会,取得了企业家的认同和支持;11月下旬,他精心安排,组织全镇1916名村民代表、分33批次赴常州光大电厂实地参观,打消了大部分村民对垃圾焚烧发电的疑虑。

  “胡书记在大会小会上反复说,锡东电厂绝不能损害群众的利益,尤其是群众的生命健康。环保不达标,电厂坚决不复工,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承诺。”亚光集团董事长张文玉说,就是这句响当当的承诺,让亚光百余名员工全部自愿签下了《认同书》。

  克难: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016年11月的一天清晨,胡小坚在东港镇一家旅馆中醒来。自电厂复工前期工作启动以来,他已经在这家旅馆住了一个半月,每晚都睡不了几个小时就醒,满眼都是还没有签字的空白《认同书》。

  黄土塘村一位村民曾固执地认为,垃圾电厂开在家门口,对环境不可能没有影响。胡小坚亲自上门邀请,陪着他到外地的同类电厂实地参观。看到电厂无烟无味,边上布满饭馆、商店、居民区,这位村民终于点了头。

  一位蒋姓村民,人在外地,老宅所在地被纳入电厂配套的锡东生态园建设范围。胡小坚和村干部多次给他打电话,详细解释拆迁政策,并承诺:村民的拆迁协议每一份都可以摆到桌面上看,绝不厚此薄彼。过细的工作打动了这位村民,他赶回老家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政策公平透明,没什么不放心的”。

  黄土塘村严家庄的一位村民,因为工作丢了,家庭又遭遇不顺,憋着一股子气,对电厂复工颇为抵触。胡小坚和村干部摸清情况后,多方联系,帮他实现了稳定就业。生活步入正轨,心气也渐渐顺了,这位村民不仅自己签字同意电厂复工,还帮着村干部做其他村民的工作。

  经过胡小坚和同事们抽丝剥茧、细针密缕的扎实工作,锡东电厂复工的群众认同工作快速推进。2016年11月25日,锡东电厂复工动员大会召开,75%的当地群众当天在《认同书》上签了字;第二天,认同率已超过90%。到电厂正式复工,群众认同率达到99.7%,远超市委、市政府的预期。

  为民:心暖心干群一家亲

  “阿弟,你来啦,快到家里坐。”黄土塘史家圩村村民夏明娟一见到陪同记者采访的胡小坚,便亲热地大声招呼着。

  两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夏明娟正和几个村民在田里,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筑泥堵水,进村征询群众诉求的胡小坚停下脚步与她攀谈起来。夏明娟不认识这位新来的镇党委书记,拉着脸诉苦:“咱们村地势低,年年黄梅天淹水,不知哪天才是头。”

  没过几天,胡小坚就带着专业人员再进村,丈量土地,加固堤岸。第二年,史家圩的村民们家中没进水。今年黄梅雨季前,两条新的堤坝破土动工,待8月竣工,史家圩将彻底告别水淹之苦。

  “锡东电厂复工是重大民生工程,一切要从群众出发,不仅不能损害群众利益,而且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胡小坚告诉记者,根据市委、市政府“把锡东电厂建成安民工程、亲民工程、富民工程”的要求,东港镇多方面、多渠道倾听企业和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百姓诉求,设计出台了包括建设生态园、村庄整治、设立公益基金、提升村民福利、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等系列惠民措施,让周边1万多名村民享受到电厂复工带来的“好处”。

  东港黄土塘的“南大门”严家庄,就是这次首个列入村庄整治的自然村,如今村道整洁,河水清清,满目皆景。最让村里人满意的,是新修的公共厕所——黑瓦灰墙,干净无异味,内部还贴心设计了方便村民倒马桶的设施。63岁的村民姚金南说:“为了建这个厕所,胡书记到村里来了几十次,他为咱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 附件:  

相关信息
mobile48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