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48365365 > 组工动态 > 组织人才

小县城的“芯跳”
2018年05月25日 15:13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

  邳州市西北角,坐落着一排排厂房,“欧洲半导体海归人才创业园”格外引人注目。鲁汶仪器、博康信息等众多“芯”企在这里诞生,法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lbert Fert入园坐镇,10多名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的“千人计划”专家携手加盟。几年间,这个小县城的“芯跳”日益强劲有力,不断撩拨着中国制造业的眼光。

  “两情相悦”

  2010年3月,踌躇满志的邳州人傅志伟,带着光刻胶单体材料的研发成果,从上海静悄悄地回到家乡,成立徐州博康信息化学品有限公司。

  攻克金属离子和纯化工艺难题,开发系列光刻胶产品……在邳州落脚后的博康,研发如火如荼。

  但很快,和许多初创企业一样,公司遇到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瓶颈。尤其是集成电路产品的高要求,使公司面临着发展向何处去的困境。

  当地的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翻遍邳州老乡名录,市委组织部宋永发现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赵超博士是集成电路领域的“千人计划”专家。

  怎么请过来?宋永和同事们欣喜若狂后感到棘手,心中没底,忐忑敲开了赵超在北京的家门。

  “邳州是种大蒜、栽银杏的地方,和集成电路完全没关系,八竿子打不着。”不出所料,赵超拒绝了。

  头回就吃了闭门羹。此路不通,怎么办?“人心都是肉长的,一定要打动他的心。”他们暗暗下定决心,打出了系列感情牌。

  无数次节假日的问候,邮寄邳州的老照片,多次到北京拜访……赵超的心松动了。“他们太热情了,我如果不为邳州做点什么,都感觉自己亏欠他们什么。”赵超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几个来回的穿针引线,赵超来到邳州进行了一次集成电路的讲座,并和傅志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探讨。

  一个是正在寻找02专项支持的专家,一个是正在苦苦寻求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家。两者相遇,产生了“两情相悦”的火花。由此,博康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韦亚一、陈宜方等“千人计划”专家也纷纷加盟,为邳州推开了通向半导体产业世界的大门。

  高光时刻

  远在欧洲西部沿海的比利时,一个生长在内蒙古的华裔年轻人,15年来一直在和芯片打交道。他就是留欧博士许开东,一直梦想架起那座通往世界“芯”的中国桥。

  在拒绝许多地方的邀请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许开东收到了邳州市委组织部抛出的橄榄枝。2015年,许开东漂洋过海,回国成立江苏鲁汶仪器有限公司。

  来到邳州后,许开东把攻关方向锁定在研发设备上。

  可这需要尖端人才的支持。许开东千方百计招兵买马,从欧洲请来了两个行业“大咖”——半导体领域知名教授拜克拉诺夫和康斯坦丁,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

  法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lbert Fert,是国际公认的自旋电子学顶尖科学家。这样的人才,是许多企业千方百计延揽的对象。许开东更是视若至宝,想方设法邀请Albert Fert来公司。

  远在欧洲、年龄高达80岁的全球顶尖人才Albert Fert,能来这个偏僻小县城吗?许开东没有底气,邳州的干部也心里打鼓。

  从哪才能打动他?许开东三番五次去国外和Albert Fert交流沟通,聊当时同在比利时工作的情分,谈公司的研发方向和愿景,说邳州的生态人文环境。

  2016年初,Albert Fert终于接受邀请,成为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意味着邳州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进入了高光时刻。此后,Albert Fert每年都抽出时间,来邳州把产业发展方向、做研究规划、指导产品研发。

  “1+1”,产生了大于2的力量。2016年10月,Albert Fert领衔的“诺贝尔奖得主工作室”落户邳州。工作室挂牌当天,国内首台套磁存储刻蚀机和纳米材料孔径仪下线交付使用。今年,磁存储蚀刻机远销台湾工研院,公司订单额大幅上升……

  随后,许多同样怀着“芯跳梦”的企业和人才纷纷来到邳州。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邳州的半导体研发企业达到近40家,形成了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半个半导体专家

  人们常说,剑客的手中要有好剑。在邳州,干部对半导体基础知识的了解,就是产业链发展壮大的一把利剑。

  邳州的干部能有专业武器,源于一次招商引才。2015年,一家半导体企业老总略带不信任的口气对他们说,你们都不懂半导体,不相信你们会把半导体当产业来做。

  这给了他们刺激。于是他们暗下决心,要苦学半导体知识,把短板变长板。

  半导体产业链长,涉及的环节多,需要掌握的概念多,难度大。对于没有半导体知识基础的干部来说,学习不是那么容易。

  怎么办?他们采取一些笨办法:请专家讲,自己一点点地学、一点点地抠。

  2016年,他们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张半导体产业框架图。在这图纸上,设计者把每一种半导体产业对应的材料和设备,及提供这些材料的厂商都进行了标注,让人一目了然。

  如今,邳州的干部和外面企业的人谈半导体产业链,谈企业来后和上下游的产业如何进行连接,一点都不逊色。

  对此,许开东很有体会,“半导体产业链图非常庞大,能把产业链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对半导体知识的了解程度出乎我的意料,都快成半个半导体专家了,让人感觉放心,觉得邳州是真正把半导体当产业来做。”

  未来的“百夫长”

  众多半导体企业扎根邳州,给产业链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存在压力。邳州过去没有产业基础,也没有人才基础。在芯片“战争”中获胜,还缺乏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集成电路发展既需要领军人才,也需要企业骨干人才这个‘百夫长’。”赵超这样形象的比喻。

  主动出击才能未雨绸缪。2017年7月,和中科院微电子所一拍而合,邳州决定开办“集成电路工程研修班(邳州)”,对企业中的年轻技术骨干集中进行培训。

  每到周五晚上和周六白天,这些企业的年轻人就会赶来上课,并认真做着笔记。

  吴永超是江苏影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无锡研发中心的员工。每到周五下午,他都从无锡坐火车来听课,“自己的半导体专业知识缺乏,能听到来自中科院名师的讲课太难得了,不管多远多忙,我都要来听。”

  学员对半导体知识的渴望,也感动着上课的老师。赵超和其他中科院微电子所的老师都会提前精心准备,在上课前如约而至。“如果我们不精心准备,怎么对得起这些年轻人的信任,尤其还有千里迢迢坐火车来上课的学员。”赵超如是说。

  • 附件:  

相关信息
mobile48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