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48365365 > 时代风范 > 支书故事

吴淑萍:视群众满意为毕生追求
2018年07月09日 09:30  来源:如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前不久,江苏省委召开“寻找老支书精神”座谈会,吴淑萍应邀前往。回来后村里有位村民跟她开玩笑:“吴书记,这次去省里拿了多少奖金回来了?”她满面笑容地说:“金山银山换不来参加会议的入场券。”

  1965年,吴淑萍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如东县原汤园公社7大队担任民兵营长和妇女主任。1972年,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她光荣入党。1974年,组织上安排她到新店镇张港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继而又先后担任过多个村的支部书记,无论在那个村任职,她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为百姓办事,让群众满意作为自己的己任。

  2001年,吴淑萍从郭庄村调到胡港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恰逢这时如东县委、县政府发出“全民创业”的号召。当时这个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村民大多靠种田维持生计,村里能与创业搭边儿的就几个小手工作坊。面对这种现状,她下定决心,上任伊始就考虑如何发展村组经济,尽快让村里人富起来。村里的路状不好,村民怨声载道,她就从修路入手。没有资金,她就想方设法通过向上争取、引进项目和村民集资等方式来筹资解决,两年内共修建机耕路、环村路121条,总长度50多公里。道路通畅了,她就鼓励并扶持村里能人兴办了针织公司、服装厂、造船厂、玩具厂、油品厂等10多家企业,形成了农工产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多年来,在村支部的大力支持下,村里企业逐步走上正规,效益渐好的同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断增强。全村先后有200多人到企业上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夙愿。与此同时,吴淑萍还鼓励并引导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就业,先后有300多人出外打工,他们靠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赚回了大把的银子。转眼间,村里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立起来了,电瓶车、摩托车和小汽车也欢快地开进了千家万户。企业兴旺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营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有了钱,村支部又把工作重点放到村容村貌建设上来。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胡港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越来越美,难怪村民们乐呵呵地说:“我们过的日子不比城里人差。”正因如此,該村2004年被评为南通市村民自治模范村和南通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05年,55岁的吴淑萍退休了,本该颐养天年的她又被镇政府任命到敬老院做院长:“我是一名党员,服从组织安排。”那时的敬老院是个烂摊子,前任院长因经济问题被处分辞退,内部一片混乱。他到位后摸情况、订制度、调人员、讲分工、明职责、提要求,接着从抓油盐酱醋这些小事做起,惭惭让工作走上正轨。“敬老院工作和村里工作不一样,我在这里就是要不怕脏不怕苦为你们服务,你们满意了我就开心。”在院内全体人员会议上他郑重承诺。为了实现诺言,她每天去老人房间,帮着整理、打扫卫生、给盆景浇水;晴好天气,她陪老人到户外晒太阳、听戏、聊天、说笑、回忆往事、锻炼身体,有时还读报或讲故事给老人听;一日三餐,老人们有可口的饭菜吃,晚上有电视看;逢年过节,她还联系文艺团体来演节目,老人们在这里过得舒心、惬意、快乐,有几位想住一阵子就回家的老人都不想走了,他们个个夸她是个好院长。有付出必有回报,2006年,中共南通市委授予她“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0年11月,她荣获省民政厅颁发的“江苏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2015年,65岁的吴淑萍正式退休,这下好了,终于可以闲下来不思公事,在家忙家务,干自己喜欢做的事了,过个安逸晚年。可是村里人老惦记着她,有了矛盾和纠纷总爱找她调解。胡港村村民沈美红和婆老太有矛盾,经她情真意切的反复劝说,终于消除嫌隙,重归于好,现在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做干部就是要为百姓多做实事和好事,只有百姓满意了,你这个干部才算做得称职。”这是做了一辈子基层干部吴淑萍的感言。现在她又把这句话转赠给了在胡港村担任农经员的儿媳,要儿媳永远牢记,并将内容化作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钱德明)

  • 附件:  

相关信息
mobile48365365